食索粉片积,用紫苏浓煎汁,和杏仁泥服之即散。因时气者,必一方长幼病皆相似,审系何气之邪治之。
肿块加乳、没;臂痛加薄、桂、姜黄;肋胀加柴胡、白芥、青皮,滚痰丸最利;饮盛者小胃丹。甘遂半寸,绵裹插耳中,口嚼甘草。
凡见六脉如弦如革,洪大异常,而且躁数,脉动则身亦动,乳下之虚里及脐旁,皆有动气,舂舂筑筑,与脉相应。肿发项外,脓胀痛者,防透咽喉,不可轻针。
每用少许塞痛处,立愈。 此由出汗过多,血少阳气郁胃于上不行所致。
加半夏、黄连各一钱。又谓∶五痹久不愈,重感于邪,则各传其脏。
然后以泻胆热之药入酒中,每日仍痛饮一醉,饮法同而酒性异,始得阴行而妙其用。而概以火郁言之者,以气属阳,即属火耳,此义宜知。